肝素鈉具有降血脂作用,是由豬或牛的腸粘膜中提取的硫酸氨基葡聚糖的鈉鹽。傳統工藝為先將原料豬腸洗凈,絞碎成糜狀,并在充分攪拌下,加入等量的水混合后,再加入少許溶度為0.01%的防腐劑混合均勻;在合適的pH條件下,加入適量的新鮮胰漿作為酶解劑,進行酶解提取,完成后進行精細過濾;濾液進入到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提純,多次沖洗樹脂,取洗脫液的上層清夜加適量的95%乙醇沉淀過夜,翌日,仔細地烘吸出上層清夜,收集下部沉淀物,抽濾至干(母液可套用于調pH值前的洗脫液中),經真空烘干,即得肝素鈉粗品;最后把粗品進行精致,得到肝素鈉精品。
膜工藝優勢:
(1)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
(2)膜設備操作簡單,占地面積小,設備自動運行,維護方便;
(3)可拓展性好,容易實現工業化擴產需求;
(4)前端除雜,提高樹脂的吸附效率,節省樹脂消耗;
(5)透過水鹽水回用,降低了生產成本;
(6)回收廢水中的蛋白,出水排放或回用;
(7)能耗低,膜法是無相變的分離技術,僅消耗泵送料液時的電能;
(8)提高了產品質量,提升了企業的形象。
采用膜分離技術,對離子交換吸附進行前置除雜處理,提高離子交換吸附效率及質量,進而提高產品品質;對含蛋白的鹽水進行膜法處理回水蛋白,較傳統工藝有明顯的優勢,在肝素鈉的制取中膜技術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相關文章推薦:離子交換法提取肝素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