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下開采出的天然氣中含有大量水蒸氣,當環境溫度、壓力發生變化時,氣體中的水蒸氣可能冷凝成液態水、冰或水合物,增大管道輸氣壓降,減少輸氣能力,同時加速酸性組分對管道、設備的腐蝕,這給集輸工藝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因此,天然氣脫水凈化是保證天然氣傳輸和使用的首要和基本環節。為此,國內外采用多種方法對天然氣進行處理,主要集中在站場內。而用于單井中水的分離技術還很不成熟。隨著制膜技術的不斷提高,用膜法進行天然氣脫水越來越受到重視,與常規胺(如DEA和MDEA)、物理吸收(如Selexol)和甘醇脫水(如TEG脫水)等工藝一起成為天然氣脫水的主要方法。
膜分離技術始于19世紀末。20世紀60年代,在許多液-液分離技術的基礎上,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許多國家對膜分離技術用于氣體分離進行了大量的工業試驗。但迄今為止,利用膜分離技術對天然氣進行處理主要集中在美國和加拿大。
膜分離技術的優點:
(1)易于操作。采用世界上流行的撬裝裝置,流程簡單化,操作自動化,可隨時開關,不需要經常操作。
(2)壽命長。膜產品壽命長達10年以上,減少了備品、備件及耗材的更換采購。
(3)高性能。通過現場的檢測,膜分離技術只要設計及選型正確,可確保性能指標滿足預期的要求。
(4)連續開工可靠、適應范圍廣。生產過程中不受過程條件變化的影響,除油污可能破壞纖維絲外,具備耐多種雜質的能力,能抗許多化學污染。
相關文章推薦:膜分離技術用于油氣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