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傳統白酒中,酒精的體積分數為50%~60%的占90%以上。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國就提出要積極發展酒精的體積分數為40%以下的低度白酒,確定了我國釀酒工業必須堅持“優質、低度、多品種、低消耗”的發展方向。
高度酒向低度酒的成功轉化適應了當代人的需求,中國白酒的低度化、健康化也適應了當前世界酒類發展的趨勢,實現中國白酒與世界的接軌。但隨著酒精度的下降,低度白酒生產中會產生白色渾濁、失光、絮狀沉淀等問題。因此,解決低度白酒加漿后出現渾濁、沉淀及風味變化和成品酒低溫復濁的問題,成為各酒廠生產低度白酒的技術難題。
分離膜是一種特殊的、具有選擇性透過功能的薄層物質,它能使流體內的一種或幾種物質透過,而其他物質不透過,從而起到濃縮和分離純化的作用。自膜技術問世以來,微濾膜、離子交換膜、反滲透膜、超濾膜、氣體膜分離等相繼得到廣泛應用,由于其可在維持原生物體系環境的條件下實現分離,并可高效地濃縮、富集產物,有效地去除雜質,加之操作方便,結構緊湊、能耗低,過程簡化,無二次污染,且不需添加化學物品,正逐步成為食品工業及醫藥中的基本單位操作過程。
近年來膜分離技術逐步應用于釀酒行業,特別在低度白酒除濁的應用中,不但能使酒體中混濁的物質被去除,還不影響酒的風味,越來越受到各酒廠重視。
相關文章推薦:超濾膜分離技術給白酒除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