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法生產谷氨酸鈉是國內外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谷氨酸發酵液中主要包括谷氨酸、無機離子、菌體、蛋白、發酵代謝產物、銨離子和殘糖等。國內味精廠從發酵液中提取谷氨酸時一般受目前已有的設備和工藝的限制,并不先分離菌體,而直接從含有菌體和蛋白質的發酵液中提取谷氨酸。由于發酵液中存在的菌體不利于谷氨酸結晶的分離,所以都存在著收率難以提高、質量不易控制、廢水污染嚴重的缺點。
傳統的分離方法主要有高速離心機分離、加墊沉淀和添加絮凝劑的方法,但它們都存在著各種缺陷,而難以推廣,為此我們采用膜分離技術對谷氨酸提取工藝進行了改進。
膜分離的基本工藝原理較為簡單,它與傳統死端過濾的不同在于膜分離是一種錯流過濾,過濾介質平行通過膜,在過濾過程中料液通過泵的加壓以一定流速沿著濾膜的表面流過,大于膜截留分子量的物質分子不透過膜流回料罐,形成回流液,小于膜截留分子量的物質或分子透過膜,形成透析液。
超濾系統可變廢為寶,充分利用菌絲體和蛋白作為動物飼料,也減少了廢液的排放和排污費的支出,同時谷氨酸濾液質量明顯提高,可大大提高一步等電結晶收率,約可提高50%.濾液質量的提高,能得到理想的α2型結晶,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相關文章推薦:膜分離技術在生物發酵制藥和中藥里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