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富產大豆,隨著科技發展,豆制品加工已不再是傳統的豆腐制品了,而是向著高蛋白質、多功能性的蛋白產品發展。所以大豆分離蛋白、濃縮蛋白、組織蛋白的生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目前在國內,上述幾種蛋白的生產只是剛剛起步,生產廠家還不多,生產技術還有待于提高。采用乙醇法生產大豆濃縮蛋白的有上海青浦煉塘蛋白廠、大慶植物蛋白廠,此法與蛋白質濃縮分離生產工藝(酸堿法)相差較大,用同一套生產設備生產分離、濃縮兩種蛋白,目前只有一、二家。從生產工藝和加工手段看,借助于國內現有的堿浸酸沉法生產分離蛋白的設備,再吸收各廠家尤其是美國的生產技術,采用合適的生產工藝。即可生產出合格的大豆濃縮蛋白產品,并有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大豆分離蛋白與濃縮蛋白的比較
1、大豆分離蛋白是低溫脫脂白豆片經過堿液萃取、酸聚改性、噴霧干燥等工序將白豆片中可溶性蛋白質提取出來,使蛋白質含量達90%以上。大豆分離蛋白是大豆蛋白中的尖端產品,具有好的功能特性;豆濃縮蛋白是將脫脂白豆粉用酸法浸提經噴霧干燥,除去可溶性糖而制得。蛋白含量大于70%,也具有良好的功能性。
2、大豆分離蛋白蛋白質含量高,可達90%以上,但加工工藝較復雜、成本高、效率低,平均310噸白豆片能生產出1噸高質量的分離蛋白,并對白豆片的NSI指標要求較高(大于75%)。大豆濃縮蛋白的蛋白質含量大于70%,成本僅是分離蛋白的一半,并且得率高,平均116噸白豆片就能生產出1噸濃縮蛋白,并且營養價值僅次于分離蛋白,但要高于組織蛋白等其它大豆蛋白產品。由于大豆濃縮蛋白成本較低,功能性又與分離蛋白相似,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乳化性、凝膠性、持油性等,在一般食物制品中可替代分離蛋白,所以它同分離蛋白一樣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
相關文章推薦:大豆濃縮磷脂除雜過濾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