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離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高新技術,分離效果理想,操作簡便,在食品、化工、環保、醫藥、紡織、水處理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早期被應用到乙醇發酵分離領域的是乙烯透醇膜,部分超濾膜的滲透率對于乙醇甲醇等液體具有提高的特點。超濾膜(截留分子量為10000,操作時壓力為0.11~0.28MPa)和納濾膜(復合膜,操作時壓力為0.5~0.6MPa)處理酵母廢水,先用天然具有正電荷的殼聚糖絮凝劑對廢水進行預處理,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別為60%和20%左右,再經超濾處理,酵母蛋白可回收,色度、濁度的去除率在90%以上,膜透過液可用于生產回用;用納濾膜處理,COD去除率大于90%,滲透液接近或達到排放標準。
將聚乙烯亞胺加到發酵液中以形成絮凝物,再通過膜過濾除去絮凝物而分離細胞,這一方法能改善膜的滲透性能,從而使其應用效果更佳。無機陶瓷膜因具有耐熱、耐酸、耐堿、易清洗、能耗低、使用壽命長等一系列優點,應用范圍也不斷拓寬,能更好地適應乙醇體系。用陶瓷膜來分離發酵液的微生物,如菌體和酵母等的回收利用,已有許多成功應用的案例,如南京工業大學膜科學技術研究所以自行研制生產的孔徑為0.2μmZrO2陶瓷膜處理肌苷發酵液,來除去發酵液中的菌體和大分子膠體等,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利用3通道陶瓷膜管在一乙醇發酵中試中對發酵糟液進行了微濾和超濾(孔徑為1.4μm~5ku)的研究。研究得出先用孔徑為0.2μm的陶瓷膜進行處理,再將濾液用孔徑為50ku和15ku的陶瓷膜過濾后可作為工藝用水回用。
相關文章推薦:膜分離技術在乙醇發酵液提取濃縮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