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生產蛋白的方法是堿溶酸沉法,但產生太多的乳清副產物。使用膜分離技術回收蛋白質通常不產生乳清狀副產物,避免了廢水處理,增加了分離蛋白的收率及其氮溶解度,產品的功能性也更好。多年來,科學工作者在把超濾膜應用到制備大豆蛋白工藝上做了大量的研究。
切割分子量為20000~30000Da的聚礬酞胺膜制備大豆分離蛋白的蛋白截留率為95%,蛋白質回收率為93.9%。用無機陶瓷膜超濾法制備大豆分離蛋白,其蛋白質含量為92.62%。用萃取、超濾及滲濾法制備菜籽蛋白,制得的產品其蛋白質含量大于90%,而且產品中未檢出硫代葡萄糖貳及其分解產物和植酸鹽。
用水酶法和UF結合同時提取菜籽油和菜籽蛋白過程中,采用超濾發制備的菜籽蛋白粉,菜籽蛋白含量及得率達90%以上,而且產品中粗脂肪、粗纖維及植酸低于酸沉法,異硫氰酸醋、惡哇烷硫酮均未檢出,達到食用標準,并且蛋白質功能特性得到很大改善。
相關文章推薦:膜分離技術應用于蛋白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