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鋰輝石、白云礦等礦石資源的日益貧乏與枯竭,鹽湖鹵水鋰資源的開發利用在國內外得到廣泛關注。我國是多鹽湖國家,蘊藏豐富的鉀、鎂、鋰、硼等資源,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和內蒙等地區。然而,我國鹽湖鎂鋰資源鎂鋰比高,阻礙了其開發與利用。針對我國鹵水資源這一特點,經過多年的探索研究,科研人員提出吸附法、溶劑萃取法、納濾膜法等提取鹵水中的鋰。吸附法存在成本高、規模小、造粒難、吸附容量小等問題亟需解決;萃取法應用前景廣闊,但面臨設備腐蝕、萃取劑容損等難題。
納濾膜分離法是提取鹽湖鹵水中鋰的新方法,主要原理是鹵水通過一級或多級電滲析器,利用一價選擇性離子交換膜進行循環濃縮鋰,獲得富鋰低鎂鹵水,經初步和深度除鎂、濃縮后,制得碳酸鋰。然而,碳酸鈉初步除鎂以及氫氧化鈉深度除鎂過程,得到含碳酸鋰約8%的氫氧化鎂廢渣,造成鹽湖鎂鋰資源的浪費。因此,回收與利用氫氧化鎂廢渣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和環境意義。
本實驗以此鎂渣為原料,采用碳酸氫銨碳化的方法使碳酸鋰轉化為溶解度較大的碳酸氫鋰,實現了鎂、鋰的一步分離,并采用恒溫熱分解法處理碳酸氫鋰溶液,制得高純碳酸鋰。此生產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為鹽湖鎂鋰資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
相關文章推薦:如何提取高純度的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