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清蛋白以清蛋白為主,具有較高的生物學效價,同時因其具有多種獨特的功能性質,如起泡性、乳化性、膠凝性、持水性等,故常作為食品原料或配料。鴨蛋清蛋白的化學組成及組成模式與雞蛋清蛋白相似,均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尤其是含硫氨基酸較多,是一種優質的全價蛋白。
目前對于蛋白質的脫鹽常采用超濾、離子交換柱層析、電滲析等方法。電滲析脫鹽的原理是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以電位差為推動力,利用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將電解質從中分離出來,從而實現脫鹽的目的。與超濾法相似,在ED中的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膜污染問題,但ED中解決膜污染的一個有效途徑是采用倒極電滲析技術,即每隔一定時間倒換ED的正負電極,使離子的遷移方向改變,原淡室變為濃室,原濃室變為淡室,因此任何一個室都不會長時間處于強烈的濃差極化的狀態下,減弱了膜的污染,實現了ED自清潔的功能,這是ED優于超濾法之處。
目前我們已對咸鴨蛋清的ED脫鹽進行了系統研究,脫鹽率達95%以上,蛋清蛋白回收率在90%以上,并發現脫鹽后的鴨蛋清腥味減弱。本實驗在此基礎上,對脫鹽前后鴨蛋清蛋白的理化性質進行研究,旨在考察ED脫鹽處理是否使蛋清的功能性和營養性受損,為咸蛋清的增值利用提供依據。
相關文章推薦:棉籽糖純化過程中的電滲析脫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