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保健型果酒,對男女老少皆宜,尤其是長期適量飲用對人體的心臟及血管均有一定保護作用,因此在全世界成為上至國宴、下至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酒。葡萄酒的存放期越長久,其味道越好,價格也越高。但是過去在存放過程中發現,葡萄酒會在存放過程中逐漸變混濁,甚至出現沉淀物,影響了葡萄酒的質量。后來經過研究發現,出現的這種析出物是一種叫酒石的物質,它的主要成分是酒石酸氫鉀。
酒石酸的化學名稱為2,3-二羥基丁二酸,它存在于葡萄汁和其它漿果汁中,為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在發酵制酒過程中易形成酒石。酒石的自然穩定貯存期為2~3年,人們想了些辦法來穩定酒石或加速酒石的有控制的離析,如用偏酒酸使酒石穩定,用冷卻法使酒石加速離析,用鈣鹽法使酒酸分解,用陽離子交換法來降低鉀含量。但是這些辦法均具有其致命缺點而被淘汰。
解決此難題的有效方法是用反滲透膜分離法,首先將葡萄酒分離成兩部分,其中60%為透過液,另外40%為濃縮液。由于在濃縮液中的酒石呈過飽和狀態,因而會加速酒石的結晶而析出沉淀,再經過過濾器、分離器、傾析器將酒石分離去除。最后再將去除了酒石的濃縮液和另外60%的透過液進行混合,就能得到酒石穩定的葡萄酒,再長期放置也不會析出渾濁物,有效地提高了葡萄酒的穩定性。還可用超濾膜分離技術去除葡萄酒中的其它雜質,提高酒的純度。
相關文章推薦:膜分離技術在葡萄酒生產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