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的化學成分非常復雜,其有效成分如生物堿、黃酮類、甙類、有機酸等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小(一般不超過1000Da),而蛋白質、纖維素等非活性成分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大(一般在5萬Da以上),基于植物中有效成分和非活性成分相對分子質量的差異,通過將幾種膜分離過程組合起來可以很好的把植物中的有效成分進行分離與純化。
植物色素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及藥理作用,已經成為食品工業普遍關注的熱點。200nm陶瓷膜能夠有效去除梔子黃色素萃取液中的大部分果膠,且微濾滲透通量較高,適用于梔子黃色素的純化;而聚酰胺納濾膜在1.5MPa下可將微濾滲透液濃縮3倍以上。微濾和納濾聯用能夠在常溫下純化和濃縮梔子黃色素液,藏花素損失率較低,避免使用有機溶劑,是梔子黃色素工業化生產較為理想的工藝。
膜分離提取紫甘薯紅色素的方法,酸化后的紫甘薯紅色素溶液經過超濾膜處理、陽離子吸附去雜、納濾膜分離純化、反滲透膜濃縮,干燥得到色價高于100(E1%)的成品,各項指標均達國家食品添加劑標準。
采用聚酰胺微濾膜對玫瑰茄水浸提液進行精濾,再用TFM納濾膜濃縮制取玫瑰茄紅色素,納濾膜對天然色素截留率在98%以上,產品得率高、濃縮效果好。